
“怎么感觉身边得甲状腺癌的人越来越多了?” 在门诊中,西安甲康医院张杰医生常听到患者发出这样的疑问。的确,近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,据国家癌症中心数据,2022 年甲状腺癌成为国内发病人数第三的癌症。张杰医生指出,甲状腺癌患者增多,除了筛查普及让更多早期病例被发现,一个关键的环境因素也在 “暗中作祟”。
西安甲康甲状腺医院张杰医生
筛查普及:让 “隐匿” 的甲状腺癌无处遁形
张杰医生解释,过去受限于检查手段,甲状腺癌的诊断多依赖触诊,微小癌灶很难被发现。如今,甲状腺超声检查广泛普及,其分辨率极高,能精准发现直径 2 毫米以上的结节,且操作简便、无创,是筛查甲状腺癌的 “利器”。数据显示,超声检查使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准确率高达 85% 以上,许多无症状、隐匿性的甲状腺癌得以在萌芽阶段被揪出。
以北京协和医院为例,2014 年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手术量相较 2000 年增加了 100 余倍,其中微小癌(直径≤1 厘米)的手术占比达 68.2%,这正是得益于超声技术在体检中的普及。张杰医生强调:“现在体检项目中,甲状腺超声已成为‘标配’,单位组织体检、个人主动体检的频次也增加,使得更多潜在的甲状腺癌患者被确诊。”
展开剩余54%环境因素:“看不见” 的健康威胁
除了筛查因素,张杰医生表示,环境中的一些污染物对甲状腺健康影响巨大,其中 “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质(PFAS)” 尤为突出。PFAS 作为持久性内分泌干扰化学物质,广泛存在于生活各处:不粘炊具、防污织物、消防泡沫、防水家具和服装,甚至食品、饮用水、化妆品中都可能含有 PFAS。研究显示,超过 95% 的普通人群都接触过这类物质,堪称 “无处不在的隐形杀手”。
PFAS 致癌机制复杂,一方面,它会干扰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,影响甲状腺细胞的正常功能;另一方面,会激活体内的炎症反应,诱导细胞产生过多的活性氧,引发氧化应激损伤,加速细胞癌变。一项针对 88 名成年甲状腺癌患者的研究发现,体内 PFAS 暴露水平越高,患者的氧化应激生物标志物水平越高,患癌风险也随之增加。
“日常生活中,长期使用不粘炊具、频繁接触防水防污产品,都会增加 PFAS 的摄入。” 张杰医生提醒,“特别是饮用水源受 PFAS 污染地区的居民,甲状腺癌发病风险比正常地区高出 30% - 50%,这类环境因素不容忽视。”
远离甲状腺癌,这些预防要点需牢记
合理筛查:普通人群每 2 - 3 年做 1 次甲状腺超声;有甲状腺癌家族史、头颈部放疗史等高危人群,每年检查 1 次; 减少环境暴露:尽量少用不粘炊具,选择天然材质织物,关注饮用水质量,避免接触来源不明的化妆品,降低 PFAS 等有害物质摄入; 健康生活方式:保持规律作息,避免熬夜;合理饮食,均衡碘摄入,多吃新鲜蔬果;坚持运动,每周至少 150 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,增强免疫力。张杰医生总结:“甲状腺癌发病率上升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了解筛查普及与环境因素的影响,我们就能更好地预防,守护甲状腺健康。”
发布于:陕西省双悦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